確定一個要研究的問題可能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不是因為缺少可以研究的問題,而是因為形成一個學術上相關和可研究的問題是一個挑戰(zhàn),這個問題是獨特的,而不是簡單地重復他人的工作。為了便于同學選擇問題進行研究,請參考以下來源。
一、理論推導
這涉及到從研究者熟悉的生活和社會中體現(xiàn)的社會哲學或概括中做出的推論。通過研究,這些從人類行為中推導出來的結論被置于一個經(jīng)驗的參考框架中。根據(jù)理論,研究人員可以制定一個研究問題或假設,說明在某些經(jīng)驗情況下的預期發(fā)現(xiàn)。這項研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理論恰當?shù)馗爬耸聭B(tài),那么變量之間的關系會是怎樣的?”然后,人們可以設計并進行系統(tǒng)的調查,以評估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是否證實或拒絕假設。
二、跨學科視角
確定一個形成研究性學習基礎的問題可以來自于學術運動和源于你主要研究領域之外的學科的學術。這可以是一種智力刺激練習。相關文獻的回顧應該包括檢查相關學科的研究,這些研究可以揭示探索和分析的新途徑。選擇研究問題的跨學科方法提供了對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進行更全面理解的機會,而任何單一學科都可能提供這種理解。

三、采訪從業(yè)者
對特定主題的研究問題的識別可以從與實踐者的正式訪談或非正式討論中產(chǎn)生,實踐者提供對未來研究的新方向以及如何使研究結果與實踐更相關的見解。與該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如教師、社會工作者、衛(wèi)生保健提供者、律師、商業(yè)領袖等,提供了一個機會,以確定實際的、“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
四、親身經(jīng)歷
不要低估你的日常經(jīng)歷或遭遇,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批判性地思考你自己的經(jīng)歷和/或對社會面臨的或與你的社區(qū)、鄰居、家庭或個人生活相關的問題的挫折。例如,這可以來自對某些沒有明確解釋的關系的觀察,或目睹對個人或團體似乎有害的事件,或不尋常的事件。
五、相關文獻
研究問題的選擇可以來自于對與你整體感興趣的領域相關的研究的全面回顧。這可能會揭示出在理解某個主題方面存在的差距,或者某個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研究。進行研究的目的是:1)填補知識上的空白;2)評估先前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否可以適用于解決其他問題;或者,3)確定類似的研究是否可以在不同的主題領域進行,或者應用于不同的背景或不同的研究樣本[即不同的環(huán)境或不同的人群]。此外,作者經(jīng)常通過指出對進一步研究的影響來結束研究。因此,閱讀相關研究的結論,因為關于進一步研究的陳述可能是識別新問題的有價值的來源。
同學可以參考上述論文研究問題的確定辦法來為自己的論文進行選題。
圖片歸版權方所有,頁面圖片僅供展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標注“考而思”均為考而思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均屬考而思教育所以,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kaoersi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