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澳中國公民,尤其是剛到來澳大利亞求學的中國留學生,遭遇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案件不時發(fā)生??鐕缸锓肿永弥袊癯醯侥吧h(huán)境、防范意識薄弱的特點,冒充中國使領館、國內(nèi)公檢法機構、物流公司、銀行等實施詐騙,導致受害人蒙受財產(chǎn)損失甚至心理創(chuàng)傷。為此,駐澳使領館鄭重提醒在澳中國公民,務必保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一、常見詐騙手段
冒充使領館名義:詐騙者假借中國駐澳使領館名義,通過電話或郵件通知受害人“有重要文件需領取”或“您涉嫌刑事案件”,要求提供個人信息或支付費用。
假冒國內(nèi)公檢法機構:犯罪分子利用偽造的電話號碼、視頻通話甚至虛假的“逮捕令”,聲稱受害人涉及洗錢或非法活動,威脅其繳納“保證金”或“罰款”。
虛假快遞信息:謊稱受害人有來自中國的“違法包裹”,引導其與“警方”聯(lián)系并實施詐騙。
高薪兼職騙局:以“高薪兼職”為誘餌,要求支付“押金”或填寫個人敏感信息,實施后續(xù)詐騙。
假冒銀行或投資平臺:以貸款、信用卡欠款或高額回報的投資項目為名,誘騙受害人轉(zhuǎn)賬。
二、防范措施
警惕來歷不明的電話和信息: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不會通過電話或郵件通知公民涉及“案件”或要求轉(zhuǎn)賬。國內(nèi)外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處理案件,更不會索要銀行賬戶信息或要求轉(zhuǎn)賬。如接到可疑電話或信息,請務必主動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情況,不要盲目相信對方提供的“證據(jù)”。
保護個人信息:切勿隨意泄露護照號碼、銀行賬戶、地址或聯(lián)系方式等敏感信息。
拒絕不合理要求:如對方要求您通過銀行轉(zhuǎn)賬、購買禮品卡或虛擬貨幣支付,切勿聽從,不要點擊陌生鏈接。
關注官方信息:定期瀏覽中國駐澳使領館官方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的安全提醒和防范建議。
三、如遇詐騙怎么辦
1、立即報警:請撥打澳大利亞報警和緊急求助電話000(非緊急案件撥打131 444),向當?shù)鼐綀蟀?,并保留相關報警記錄。
2、聯(lián)系銀行止付:如已轉(zhuǎn)賬,及時聯(lián)系銀行申請凍結賬戶或止付。
3、向澳大利亞反詐騙機構報告:可通過“澳大利亞網(wǎng)絡詐騙報告平臺”(Scamwatch)舉報相關信息(網(wǎng)址:www.scamwatch.gov.au)。也可通過澳大利亞網(wǎng)絡犯罪在線舉報網(wǎng)ACSC( Australia Cyber Security Center)(網(wǎng)址:www.cyber.gov.au);或澳公民身份和網(wǎng)絡支持服務平臺IDCARE?(National Identity and Cyber Support Service)(網(wǎng)址:www.idcare.org)進行報案。
4、尋求領事協(xié)助:如需幫助,請聯(lián)系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電話:+61-2-6228-3948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電話:+61-2-9550-5519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電話:+61-3-9824-8810
中國駐珀斯總領館電話:+61-8-9221-3729
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館電話:+61-7-3012-8090
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館電話:+61-8-8268-8806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86-10-12308或 +86-10-59913991
四、特別提醒在澳留學生
剛來澳大利亞求學的留學生,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語言文化差異,更易成為詐騙目標。如遇到可疑情況,務必冷靜應對,多與可信賴的人員商議,避免單獨處理。
電信網(wǎng)絡詐騙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和危害性,防范的關鍵在于提高警惕,保持理性。不輕信、不透露、不轉(zhuǎn)賬是保護自身安全的有效措施。希望廣大在澳留學生,認真落實防范措施,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將始終在你身邊。順祝在澳中國公民多喜樂、長安寧,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祥和的春節(jié)!
本文轉(zhuǎn)自: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圖片歸版權方所有,頁面圖片僅供展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標注“考而思”均為考而思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均屬考而思教育所以,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zhuǎn)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kaoersi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