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經(jīng)企管理方向的研究生,GMAT考試很重要??荚囍饕颊Z文、數(shù)學和分析性寫作。對于數(shù)學考試,掌握關鍵的考試技巧可以讓你更順利地答題。下面我們給大家分享一個運用邏輯思維解題的方法,希望看完之后,同學們都能掌握這個有用的技巧,并將其運用在真實的答題過程中。
一、例題
One hour after Yolanda started walking from X to Y, a distance of 45 miles, Bob started walking along the same road from Y to X. If Yolanda’s walking rate was 3 miles per hour and Bob’s was 4 miles per hour, how many miles had Bob walked when they met?
(A) 24
(B) 23
(C) 22
(D) 21
(E) 19.5

二、答題技巧解析
1.分析
答案是真實的值,在較小的一邊。它們非常密集,所以可能不會對這個進行估計。五個中有四個是整數(shù)。你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在這個問題上反向工作(即,用一些選項答案去驗證)。
這個問題是故事型問題。意味著你要準備好把它畫出來?;c時間了解設置;如果你不“理解”這個故事,你就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如果你不懂故事,這是你猜測并繼續(xù)前進的線索。)
有兩個人,相距45英里,他們正走向彼此。你可以嘗試只會寫兩個人的首字母。第一句話有一個很容易被掩蓋的關鍵信息:Yolanda先開始,比Bob早一個小時。
當你注意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在下一個計劃階段考慮到這一點。其次,Yolanda走得比Bob慢一點。你可以把它添加到你畫出的圖表中。
最后,這個問題問的是在他們相遇的時候誰走得更遠——那個人走了多遠。如果Yolanda和Bob是同時出發(fā)的,那么我們就知道Bob走得更遠,因為他走得更快,但Yolanda先出發(fā),所以一眼就看不出來。
2.計劃
這兩個人必須一起走45英里才能在中間的某個地方會合。再看一遍答案。有兩組對加起來是45:(A) 24, (D) 21, (B) 23, (C) 22。
在這樣的問題上,最常見的陷阱答案是為錯誤的人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Yolanda而不是Bob)。所以正確答案會落在其中一對中,因為最常見的陷阱答案也會被納入問題中。另一對將表示在解bob時的一些常見錯誤,然后也會錯誤地解Yolanda。但是答案(E) 19.5沒有配對,所以它沒有內(nèi)置陷阱。如果你必須猜,不要猜沒有配對的答案(E)。
他們給Yolanda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時3英里,所以她在第一個小時里獨自走了3英里。你可以畫一個新的圖把她獨自行走的前3英里截斷,這樣你能更快得到結(jié)果。
3.解題
當兩個人(或汽車或火車)直接朝對方移動時,你可以把他們的速度相加,這樣就會告訴你他們靠得更近的總速度。(如果兩個人直接遠離對方,你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總速度是他們分開的速度。)
還有一件事要注意:與他們的聯(lián)合速度(僅7英里/小時)相比,仍然需要走的距離足夠大(42英里),Bob將“克服”Yolanda自己先走的3英里。所以Bob比Yolanda走了更遠的距離。答案會是兩個數(shù)字中較大的一個:(A) 24或(B) 23。
所以Yolanda和Bob正以每小時7英里的速度靠近,他們在相遇之前總共要走42英里。他們要花多長時間?
用42除以7。他們將在6個小時的徒步旅行后見面。在這一點上,Bob總共花了6個小時走路,但Yolanda沒有!她先出發(fā),所以她總共花了6 + 1 = 7小時走路。這個問題問Bob走了多遠:4英里每小時6小時,或者總共(4)(6)= 24英里。
因此,正確答案是(A)。
對于這道題,同學們可能很容易落入陷阱當中。而運用邏輯思維,就可以帶領你一步一步地進行思考,從而能夠理清思路,正確解題!
圖片歸版權方所有,頁面圖片僅供展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標注“考而思”均為考而思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均屬考而思教育所以,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zhuǎn)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kaoersi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