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已經(jīng)成為高級管理人員必備的主要技能,并且人力資源的經(jīng)理職位成為通向高級管理職位的重要途徑。那么留學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就業(yè)前景如何呢?美國人資資源專業(yè)學習哪些課程?美國開設人資資源的學校有哪些?

凡是跟雇傭關系相關的話題,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工作的話題,就是HR專業(yè)學習的內(nèi)容,HR的最大現(xiàn)實價值之一在于優(yōu)化雇傭關系、工作環(huán)境、公司運營和組織等,這是美國優(yōu)秀的HR專業(yè)所致力于的,因為美國對于相關的從業(yè)人員要求也較高。比如UIUC的School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LER)在給未來的學生的話里是這樣說的:在今天的社會中,任何單位的成功都取決于它所雇傭的人的質(zhì)量,而HR的目的就是最有效率地成功管理一個單位最關鍵的資源——人。
我說過,這是在美國。
現(xiàn)在,在中國的很多單位中,HR發(fā)揮的作用遠遠低于美國大學開設相關專業(yè)的期待值,HR有時候更像是雞肋,而非必不可少,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說人力資源部門換一個名字,人力資源經(jīng)理換一個人,對于公司的發(fā)展可能不會產(chǎn)生任何影響。我想先把你們腦海中那副優(yōu)越感十足的HR的形象給毀掉。但是是不是HR就沒得發(fā)展了呢?
恰恰不是。
國內(nèi)這種發(fā)展不健全的HR現(xiàn)狀正好從反面預示了真正的HR專門人才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急需的。
當然這就從另一方面催生了HR的申請熱潮。
以上是HR在中國的現(xiàn)狀。
更何況,根據(jù)美國勞工部的統(tǒng)計,HR managers的在美國需求預計在2008年到2018年會增長22%,這個數(shù)字無疑是令人振奮不已的。
HR學習的內(nèi)容通常包括人力資源規(guī)劃、員工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fā)、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這也是傳統(tǒng)意義上HR的六大模塊(當然每個學校的課程設置會有略微不同),這六大模塊對應著的相應的HR主要工作范疇為制度建設與管理、人事管理、機構管理、培訓發(fā)展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于是與HR相關的工作有人力資源經(jīng)理、人力資源專員、企業(yè)編制協(xié)調(diào)人、勞資關系協(xié)調(diào)人、技術招聘人員、獵頭顧問等。
HR在美國的稱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Industrial Relations(IR);另外一種是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HR),其課程設置我們列舉幾所學校以做說明:
1.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Twin Cities, Master of Arts in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Master of Arts in HRIR)
Staff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人員配置、培訓與開發(fā)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薪酬福利
Labor relat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勞資關系和集體談判
2.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 Master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H.R.I.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
Union Management and Labor Relations Policy勞資關系
Labor Markets and Employment勞力市場與雇傭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國際人力資源管理
3.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aster of 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ons
Labor Markets勞力市場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Lab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組織行為學和勞資關系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and Decisions人力資源戰(zhàn)略和決策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Systems薪酬福利體制
Data Sources in Lab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勞力數(shù)據(jù)源和勞資關系
Collective Bargaining集體談判
Law of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s勞資關系法
以上三所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我們可以看到HR/IR除了偏重于勞資關系、集體談判、薪酬福利管理等人力資源的核心課程之外,還有一門課程是組織行為學(OB),部分學校將OB作為一門課程設置在HR/IR之下(如上面的三所學校),部分學校有單獨的OB相關專業(yè),例如Cornell University的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學院下面就開設了獨立的OB院系,而OB院系下面的碩士OB則又歸類到了Masters in Human Resource Studies (MILR),成為了HR的一個分支,只是在OB院系下面的Ph.D. OB為OB院系下的獨立學位,這有點類似于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SU),在MSU,除了我們上面列出來的學校開設了碩士的HR/IR專業(yè)之外,還開設了博士的OB專業(yè)(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也就是說OB之類的專業(yè),通常來說在碩士階段,并沒有從HR/IR中獨立出來,但是到了博士階段,則有些學校會將其獨立出來。
全美前100名的學校開設碩士HR專業(yè)的學校不到20所,總的招生人數(shù)有限,可是HR專業(yè)在美國比在中國更受歡迎,于是美國本土申請人數(shù)較多,另外,正如前面所說,HR也開始在中國變得受歡迎,申請人數(shù)開始急劇增加,于是這就造成了HR的申請難度加大。
有些學校的HR專業(yè)開設在商學院下面(例如Ohio State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Twin Cities),有些學校直接有獨立的人力資源和/或勞資關系學院(例如Cornell University),另外還有部分學校的HR專業(yè)開設在文學院下面(例如Penn State University),從這樣不統(tǒng)一的專業(yè)開設情況來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HR專業(yè)在申請條件中,關于是需要GRE還是GMAT的問題,答案是多數(shù)學校是兩者均接受,此為問題一。
緊接著是問題二:學校更喜歡GRE還是GMAT?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要先思考的是你能考什么?你考哪一個能考出來更理想的分數(shù)?比如對于學文科的學生,去考GMAT未必有能力考出來理想的分數(shù)。排除掉這個申請者自身的能力水平,單純地考慮學校的喜好的話,我們可以假想開設在文學院下的更喜歡GRE,開設在商學院下的更喜歡GMAT,因為他們接觸的主要是相應的考試,對另外一個標準化考試可能沒有什么概念,然而這僅僅是推測,并沒有任何學校非常直接地這樣回答過。
同其它商科專業(yè)類似,申請HR專業(yè)非常看重工作經(jīng)驗,例如在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的申請要求中就明確說:“Although prior work experience in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s not required, we encourage you to gain some work experience before you enroll.(盡管不需要之前在HR領域的相關工作經(jīng)驗,但是我們鼓勵你能在入學之前有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因此在這里我們給出的建議是,盡最大努力抓緊一切時間積累工作經(jīng)驗,無論是兼職還是全職,抑或是實習。
HR專業(yè)在申請要求中對于本科所學專業(yè)通常沒有嚴格的限制,也就是說不必本科期間必須學人力資源的學生才能申請HR,但是HR也有一定的先行課的要求,HR專業(yè)因為開設在不同的學院下,所以對于先行課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如下幾個學校的先行課的要求分別為: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統(tǒng)計學的基礎課,不是必須,而且在讀研時可以補修,但是強烈建議在本科時已經(jīng)修讀過。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微觀經(jīng)濟學、行為學、統(tǒng)計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t Twin Cities:在入學之前必須修讀了微觀經(jīng)濟學;而宏觀經(jīng)濟學、心理學概論以及統(tǒng)計雖不強制要求,但是建議學生具備相關知識。
所以在決定出國之時,在決定申請HR專業(yè)之前,就需要首先去調(diào)研開設HR專業(yè)的學校,研究清楚分別需要什么先行課,為自己的出國讀研做好充分準備。
圖片歸版權方所有,頁面圖片僅供展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標注“考而思”均為考而思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均屬考而思教育所以,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kaoersi03